智能运维标准定制发展历程
如何定义智能运维
用户方在面对当下急切的运维挑战,都做出许多新探索及实践。在标准编制过程中,用户方对于当下组织正在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是否在“智能运维”范畴内感到困惑。基于当下缺乏对于智能运维的统一定义,各方持有对智能运维不同的理解。
目前对于智能运维的定义有从运维数据角度出发,也有的定义以智能运维应用技术的角度与传统运维进行区分。从对于市场上的智能运维定义研究来看,定义多是从应用导向开展,并基于运维中应用的算法、运维数据的认知及使用的技术方面来区分智能运维与传统运维。在智能运维编制组2020年开展的标准研讨会议上,编制组从结果导向对于智能运维进行定义,即,更注重智能运维的能力特征,以表达智能运维与传统运维的不同。
能力框架的普遍通用性
在标准编制研讨会议中,编制组对于能力框架中智能运维能力特征的确定、及不同智能运维场景中的特征表现反复进行探讨。目前对于各行业来说,各组织的业态及面临的挑战也不全相同,如何确保智能运维能力框架的普遍适用性,智能运维场景的全面性等问题是编制组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。
系列标准的考虑
通用要求对智能运维提出通用性要求,而智能运维具体实施需要运维数据治理、智能运维算法及智能运维技术等方面的系列标准进一步指导
智能运维标准编制时间轴
智能运维标准编制三两事:
标准的编制离不开各参编单位的实践分享。在标准编制研讨会议上,专家们一起交流国内外智能运维的趋势,学习标准编写语言,也踊跃分享着各单位的智能运维实践效果和心得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通过标准的研制,编委们对智能运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,对智能运维的发展前景有了更为广阔的认识,国标草案也变得越来越厚实和饱满!
在标准研讨会议中,智能运维的定义、智能运维能力框架的逻辑严谨性及普遍适用性、智能运维场景的全面性等问题是编制组持续探索的课题。为此,编委们常常讨论到饭点还意犹未尽,于是热烈的辩论成为了餐桌上的“家常便饭”,对智能运维标准研制的激情俨然成为大家的精神食粮。
星光不问赶路人,在杭州新华三召开的闭关会议上,编委们持续讨论至凌晨,结束后走出会议室,迎接大家的是头顶的一轮满月,大家借着车灯共同合影,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光。即便召开了多轮研讨,每次开会还是让编委们感觉到意犹未尽,真诚地希望时光能停下脚步,能多留一点时间切磋和撰写。
标准的编制常常会有令各位专家纠结头疼的时刻,例如标准化言语的准确性及逻辑的严谨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推敲,单单是标准中的能力框架就修改了不下几十稿。对于标准中的一段话,每一个专家都抱着耐心严谨的态度反复修改和确认,力争达到标准的专业程度。
编写会议的召开尤其要感谢各承办会议单位的付出,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城市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议,各承办单位热情接待,精心而完美地为研讨会议提供了后勤保障。各编委在热情探讨、脑袋缺氧的时候品尝到美味的小点心,喝上一杯醒脑的咖啡或茗茶,再转眼看看窗外秀美的风景,就能很快恢复状态,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标准编制工作中